

對大型機的悲觀論調由來已久,從80年代開始,尤其是在云計算概念出現之后,越來越多人認為未來的IT架構將脫離硬件的“束縛”。即便如此,我們看到IBM在多次的轉型過程中從未忽略過自己傳統(tǒng)的硬件業(yè)務。在數字化重塑2.0時代,為了滿足企業(yè)用戶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提出的新需求,IBM在升級和創(chuàng)新硬件產品中的投入和決心也一如既往地堅定。

構建面向數字化重塑2.0的現代基礎架構
如今企業(yè)的IT架構的確發(fā)生了非常大的變化,很多企業(yè)都在構建更加穩(wěn)定的IT基礎架構,以更加穩(wěn)健和安全的架構、硬件和軟件承載關鍵性應用和數據。IBM硬件系統(tǒng)構建了Modern Infrastructure(現代基礎架構),其主要有三個特點——能承載最為重要的關鍵應用、能夠支持多云環(huán)境下的敏捷部署、能確保安全性。
進入數字化重塑2.0階段之后,IBM認為,數字化和AI應用規(guī)模將進一步擴展和深化,企業(yè)關鍵應用也逐步遷移到云上,混合云將成為重要趨勢。而在這樣的情況下,針對客戶數據的責任規(guī)范也需要逐步明確。
日前,IBM硬件系統(tǒng)部Z總經理Ross Mauri在國內接受了記者采訪,他這樣總結從1.0階段到2.0階段的變化:“在1.0階段,企業(yè)已經將一些諸如郵件系統(tǒng)這樣簡單的應用搬到云上,這些應用一般不涉及核心業(yè)務,因此其過程的復雜度以及對安全的要求并沒那么高。而進入2.0階段,企業(yè)主攻的就是關鍵應用,它們對于安全性和管控力要求非常高。”

“因此,在這階段的上云過程中,我們強調的是多云環(huán)境、開放、安全和敏捷架構。”Ross Mauri強調,“單就硬件層面來看,IBM也正在把人工智能、大數據分析、大規(guī)模交易處理、區(qū)塊鏈等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應用集成到大型機、服務器、芯片等硬件產品中,目的就是幫助企業(yè)更好地應對數字化重塑新階段的挑戰(zhàn)。”
IBM硬件系統(tǒng)部Z總經理Ross Mauri
據Ross Mauri透露,目前在承載關鍵應用方面,全球前一百家大銀行中就有92家正在使用IBM Z作為核心數據平臺,利用IBM Z對大數據進行機器學習與實時分析,使用普遍加密技術進行高安全的大規(guī)模交易處理。同時,也在LinuxONE上構建并運行高安全與高效能的企業(yè)級區(qū)塊鏈應用。
除此之外,也有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正在使用IBM Z系列產品。比如: Shuttle公司及其領導的一家投資組合公司DACS(一家全球性的數字資產服務公司)就在與IBM合作,將數字資產的高安全保護與機構及個人的增值資產服務結合起來,滿足高度的安全要求;此外,瑞士軟件公司Phoenix-Systems也利用Secure Service Containers for IBM Cloud Private(SSC4ICP)創(chuàng)建了數字資產托管平臺,這一新興領域對全球最大規(guī)模的多家銀行至關重要。
以Z和LinuxONE為基點構建硬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
就中國市場來看,這里仍是IBM硬件產品的重要市場。據侯淼介紹,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:
- 首先,中國的五大銀行和大多數大型商業(yè)銀行都在使用IBM的主機,并且在過去幾年,這個數量還在增加。
- 其次,LinuxONE作為IBM在中國市場的“明星產品”,由于能夠輕松解決復雜基礎架構的集中化問題,因此受到了許多企業(yè)的青睞,包括醫(yī)院在內的許多醫(yī)療機構、醫(yī)療健康企業(yè)、醫(yī)保機構等都是LinuxONE的客戶;
- 再者,對于國內的眾多金融科技公司,IBM也能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持與服務
“特別是在醫(yī)療健康行業(yè),很多機構并沒有那么多的IT人員,因此LinuxONE的集中化管理能力就大大減少了他們在管理復雜架構方面的壓力。對于醫(yī)院的門診來說,這里有明顯的高低峰期,通過LinuxONE中的加速器,能夠很好地支持均衡負載,滿足峰值不均的不同需求。同時,LinuxONE還具有非常好的可擴展性,能夠滿足醫(yī)療行業(yè)大量業(yè)務應用擴展的需求。”
在這基礎上,為了加速中國企業(yè)進入數字化重塑2.0階段,IBM大中華區(qū)硬件系統(tǒng)部針對IBM Z與LinuxONE發(fā)布了三大關鍵舉措:
第一、通過IBM z14計算能力隨需租用模式,既滿足企業(yè)IT系統(tǒng)峰值時段的計算需求,同時減少計算能力投資的浪費。基于這一模式,企業(yè)可以按天租用主機計算能力,從而適應難以預測、臨時性的計算應用需求,提高IT利用率;
第二、通過IBM LinuxONE嵌入式解決方案合作模式(Embedded Solution Agreement,ESA),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為中國企業(yè)提供本地化、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,建設本地生態(tài);
第三、通過LinuxONE3年維保服務,實現LinuxONE的成本優(yōu)化,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。
在過去的很多年里,我們極少聽到IBM談基于主機的生態(tài),這是為數不多的一次。侯淼說,ESA合作模式是在中國市場的首次嘗試,IBM希望借此把本地合作伙伴的云管理能力、本地化能力與LinuxONE的價值結合在一起,實現1+1大于2,為客戶帶來產品和服務的增值。據了解,目前IBM已經和一家名為星聯(lián)云服科技有限公司的本地合作伙伴達成意向,開始共同推進ESA合作模式在中國的落地。
不僅如此,今年1月份, IBM LinuxONE還與騰訊云TStack通過了兼容性認證,實現雙方在云計算領域的一次通力合作。這也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到了IBM在布局混合云和多云方面的決心和野心。
“對IBM硬件系統(tǒng)來說,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,不僅包括傳統(tǒng)的主機,還包括LinuxONE市場,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和更好的體驗,這是我們今年的重點發(fā)力方向。”侯淼表示。
多云與混合架構是個巨大的機會
如今,IBM正在從各個層面布局混合云與多云市場,在硬件系統(tǒng)層面更是如此。Ross Mauri表示,從全球來看,目前很多企業(yè)所使用的云服務甚至來自于30-100家不同的云服務商,多云管理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,而如何整合如此之多的云服務商的產品,變成了企業(yè)在上云過程中的首要挑戰(zhàn)。
與此同時,經過過去幾年的實踐,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開始感受到分布式架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:譬如,機房單位面積的能耗(如空調成本、供電成本等等)不斷提高;譬如,新數據中心的建設帶來了占地成本、網絡成本等實際成本的增加。而這,就成為企業(yè)開始選擇混合式架構的重要原因,他們既要保護歷史投資,同時也希望能夠使用新的技術。
“IBM現代基礎構架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下提出來的,它要解決的就是企業(yè)多云管理和混合式架構構建的問題。”侯淼補充說,“在這方面,LinuxONE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夠‘以一頂百’,通過整合上百臺x86服務器,實現集中化管理,降低企業(yè)成本。如今,在中國已經有不少銀行把LinuxONE作為核心的數據庫服務器,從而減少CPU整合和軟件授權等相關的費用,減少數據中心的占地成本。”
此外,作為IBM在多云和混合云領域的重要舉措,IBM還在Think 2019發(fā)布了針對 IBM Cloud Private (ICP) 的多項重要增強功能,通過在IBM Z上運行整個私有云基礎架構,提供集成平臺管理和編排功能,同時保證高度安全性。
這些更新主要包括幾個方面:
- 針對 IBM Cloud Private on Z 的“Secure Service Container”,它能夠為IBM Z上的應用提供安全的隔離環(huán)境,讓用戶更好地保證隔離區(qū)的負載免于內外部的攻擊和威脅;
- 適用所有 Linux 發(fā)行版的“Manage from Z”功能,它允許用戶在IBM Z/LinuxONE上運行和管理其基于 Kubernetes的私有云工作負載;
- IBM Spectrum Scale功能,它可為企業(yè)私有云部署所需的永久存儲提供支持,保證高可用性;
- 針對 LinuxONE 的“擴展內容目錄”功能,這意味著 IBM Cloud Private on Z 可以支持開源技術、IBM 工具鏈、工作負載和應用程序
此外,IBM還公布了全新的 IBM Cloud Hyper Protect 系列云原生服務的進展,旨在提供高度安全的混合云,并能推動LinuxONE 融入IBM全球公有云數據中心,包括計劃于2019年3月推出的正式發(fā)布版Hyper Protect加密服務、實驗版Hyper Protect虛擬服務器和2018年12月發(fā)布的測試版Hyper Protect數據庫即服務(DBaaS)。
“我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,世界上沒有一個比LinuxONE更安全的系統(tǒng)。這是企業(yè)在多云和混合云環(huán)境下最為看重的,也是IBM Z與LinuxONE等硬件系統(tǒng)在如今最大的機會。”Ross Mauri肯定地說。